3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集团快讯 > 行业广角 >

公交生存空间被挤压,看谁率先突破发展瓶颈?

时间:2017-06-01 12:18 浏览量:

公交生存空间被挤压,看谁率先突破发展瓶颈?
2017年05月23日 16:29:00 来源: 访问:146次
 

公交车上人挤人,售票员大喊“乘客们一起收肚子、关车门、走——”这段子上次讲的时候还能哄堂大笑会心一笑,也就隔了不到一两年的时间,怎么突然一下子公交上的乘客就变得少了很多?

全国各城市公交行业几乎同时发现,随着私家车拥有量的快速增长、城市道路拥堵,以及地铁铺设线路的不断扩张,公交车空置率在大中城市同时集中体现。公交人惊呼:我们该怎么办?

消费习惯改变,公交重新定义服务对象

名词解释说:公交是人们日常出行的主要方式,包括公交汽车、地铁、轮渡等等。但几十年以来,由于公交(车)在城市公共交通日常出行中的主导地位,人们习惯地把“公交车”简称为“公交”,连最严谨的专家都会有这样的常用语。

究其原因,就是公交的社会使命就是服务人民群众。在我们曾经的社会发展过程中,公交车可能(或者必然)为所有的人或群体做过服务。但随着经济的发展变化,交通工具的多样化,当前城市出行可以有:自驾、出租、拼车(含网约)、地铁、公交、自行车(主要是共享单车)等等方式。这当中,公交车更多的是服务日常出行的普通人群,换个更形象的词,可能就是对价格敏感的群体:

城市的低收入群体常常为了省一点点交通费用,会提前出门,也会因为住房价格因素,住在离上班比较远的周边地区,其中较具代表性的就是跨省上班族。这些人都是当下公交服务的主要对象。

大中城市的临时外来人员,比如探亲、旅游、看病等等,由于公交线路更合理更直接,火车站与主要景点、医院、大中专院校、市中心商业区等往往有直达线路,不用频繁倒车,在非上下班高峰期,对不赶时间的人来说更方便。

还有一个群体,虽然家庭收入可能并不低,日常却以节省为生活习惯,那就是城市大妈。很多家庭都有过这样的情况:家里老太太为买瓶酱油能货比两三家超市,一圈跑下来最终节省两角钱……据共享单车的性别年龄大数据报告:目前使用共享单车数量最少的是顾家大妈群体。究其原因,目前大妈们仍旧偏爱更省钱的步行加公交刷卡出行模式,如果大妈们使用的是免票老年证的话,她会更支持公交车出行(^@^)。……

创新营收模式,实现营运数据流量变现

光是理清楚自己的服务对象,并不能产生更多价值,公交要想创新营收模式,还需要借助外来力量。但这个力量从何而来?为何而来?对于绝大多数公交人来说,都是未知数。

众所周知,公交的营收一直以售票为主,这些年来陆续有过月票、投币、公交一卡通、市民卡、老年乘车证、城际等票证,个别地方公交还与当地企业合作,发行过一些企业用户一卡通。据中国客车网了解,现在做公交一卡通或投币机的公司,目前大多在支付模式方面都有技术升级,比如付款投币多样化,试运行微信、支付宝、云公交卡、银联闪付等,但升级目标还是围绕收取乘车费用,只不过是把以前的投币、刷卡改成了手机支付。

其实,大约在十年前,国内通讯运营商就曾经尝试过手机支付乘车费或购物结算,而现在,手机二维码支付已经深入到几乎所有社会群体和社会生活中,甚至连沿街乞讨和结婚礼金这样的行为都会用支付宝二维码收取,单纯扫二维码乘公交车,难道还算创新吗?

杭州公交集团总经理卢智宏告诉记者:公交车通过移动支付,按互联网思维,实现营运数据流量变现,进一步反哺公交,才是公交行业真正做大做强的创新突破。

在这方面,杭州有自己的地理优势——大名鼎鼎、实力雄厚的互联网公司阿里巴巴,就在杭州。而杭州公交已与阿里展开全方位的合作,重点就是公交车的移动支付与大数据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