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集团快讯 > 行业广角 >

公交优先行 服务再升级

时间:2017-01-10 09:02 浏览量:

公交优先行 服务再升级
2016年12月16日 15:10:00 来源:中国交通新闻网 访问:135次
 

“我们可以看到,这个时间济南市公交客流量主要分布在八一立交桥南北双方向、历城区花园路南北双方向,以及济南立交桥周边等地……”济南西站公交枢纽站监管中心内,一张城市居民出行趋势强度图不断变化更新着,济南居民的出行特征与变化规律一目了然。近日,公交都市创建现场推进会在济南召开。会议期间,各地与会代表一同来到公交枢纽站调研。

建设畅行宜居公交城

如今,各创建城市的公交基础设施设备建设已取得明显成效。截至“十二五”末,全国37个公交都市共有公共汽电车运营车辆28万标台,开通城市轨道交通路线99条,运营线路长度3034公里,公交专用车道长度达到5052公里,年客运量375亿人次。

“公交都市建设已成为推进落实公交优先发展战略的重要抓手。”交通运输部副部长刘小明说。

从2012年交通运输部启动公交都市创建活动以来,各地坚持优品质、高效率、宜出行的工作目标,为建设群众满意公交不断努力。

截至目前,济南市共有公交运营线路246条,较2013年新开辟53条,公交线路总长度4104.8公里,公交站点3530余个,建成区500米半径公交站点覆盖率92.8%,日均运送乘客近210万人次,逐步形成分区—分层—分级的公交网络服务模式。

强化公共交通便捷性,上海市从公交、轨交两方面着手。如今的上海市拥有轨道交通线路15条,里程617公里,基本形成网络化运营。全市公共汽电车运营线路1439条,长度达到2.4万公里。为加速公交与轨交两网融合,上海市还不断推进轨道交通站点出入口50米范围内公交覆盖工作。

江西省南昌市抓住公交都市创建契机,不断加大公交场站的建设力度,2013年至今已规划、落实公交企业用地700余亩,超过南昌市公交成立至创建前近70年的总和。随着公交场站的不断建成并投入使用,2015年,南昌市公共汽电车进场率已提升至96.13%,基本实现了“车进场、人进站”的目标。

在公交等公共服务领域大力推广应用新能源汽车,是杭州市推进公交都市创建的一大亮点。目前,杭州市主城区4967辆运营公交车中,新能源和清洁能源车有4483辆,占90.26%。“而到2016年年底,其比例将达到100%。”杭州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说。

这些宝贵经验,为打造更多畅行宜居的公交都市提供了借鉴,更为广大群众的顺心出行开辟了一条“快车道”。

智慧出行服务持续加码

在“互联网+”蓬勃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市民对优质便捷出行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发展也为公交服务的提升创造了更好的条件和路径。

立足于公众满意的高品质公交,上海市全力推进“互联网+公交”发展,加快推进公交专用道规划、电子站牌、站点二维码标识和公交APP的建设与发布工作。目前,上海市已建成300公里公交专用道,完成1700块具有实时动态信息发布的太阳能电子站牌,在4635个公交站点设置了二维码标识,并推出覆盖950多条线路、1.4万辆公交车的“上海公交”手机APP。

为创新公交服务形式,弥补常规公交服务的不足,广州市积极开展“定制公交”研究和试点,以满足市民日益多样化、差异化、个性化的出行需求。2015年,广州市推出“如约巴士”平台,开展“定制公交”试点工作。如约巴士通过开发网络平台、手机APP、微信公众号等信息系统功能,上线多渠道应用信息平台;与相关支付商建立合作关系,全面支持支付宝、微信支付、网银支付等网上支付渠道;同时,通过“如约巴士”平台,企业可实现乘客需求征集、线路规划、线路预订等智能化管理。截至今年10月,如约巴士累计开行线路446条,线路类型主要包括通勤线、校园线、商务线、旅游线、夜间线等,线路平均购票率为70%—80%,市民乘坐共84万次。

管理水平能力双提升

强化管理是全面提升公交都市创建能力的关键一环。

近年来,济南市公共汽电车责任事故死亡率被严控在0.019人/百万车公里以内,远低于公交都市创建0.04人/百万车公里的考核目标,其秘诀就在于对安全监管的重点强化。济南每年投入3000万元,专门为客运量较大的公交线路配备公交安保乘务人员,并通过实施“科技兴安”、推行驾驶员“情绪管理”等措施不断创新安全监管模式,使公交安全生产持续保持稳定。

为加快公交优先发展,缓解城市交通拥堵状况,苏州市建立交通运输指挥中心,实现苏州大交通运输集中管理模式。同时对观前、南门、石路商贸区以及拙政园周边的1998个停车泊车位实施级差式停车收费,引导车辆短停快走。如今,市民的出行方式得到改善,道路拥堵也得到了缓解。

提升公交管理水平的做法多种多样,青岛的“311”工程所推进的,是政府购买服务模式。为解决青岛市公交行业财政补贴增速过快、运营企业亏损、补贴资金使用效果不佳等问题,青岛市探索城市公共交通从财政补贴模式向政府购买服务模式转变,通过实现财政预算精细化和精准化、财政补贴与考核结果挂钩、建立财政补贴市与区共担机制等方式,平衡各方需求、实现互利共赢,保障城市公交健康、可持续发展。

“‘十三五’期,我们要坚持将公共交通放在城市交通发展的首要位置,全面推进公交都市创建和公交优先发展,加快实现城市交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刘小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