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您当前的位置:主页 > 集团快讯 > 集团新闻 >

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四项国家专利

时间:2016-01-04 10:52 浏览量:

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荣获四项国家专利
       新闻背景:2014年6月,集团成立了劳模创新工作室,并任命全国劳动模范、西昌公司副经理聂永军为组长,郭福生、王雪尧、张国栋、杨晓红等16名成员为组员的工作小组。截至到目前,工作室共进行服务培训7次,技术培训19次,公益活动17次。
       今年11月12日,工作室向国家申请的一种汽车制动鼓安装小推车、差速器转运车、前后轮蹄片弹簧安装专用工具、公交车水暖装置4项专利正式通过,还有6项专利发明正在申请中。工作室的服务创新和技术创新,充分地印证了劳模工作室不仅是攻坚克难的“根据地”,更是业务创新的“孵化器”。
      “工作室成立之后,先后制定了相关工作目标、活动制度、工作室章程等,使工作室管理制度化、常态化。并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地通过多种形式推广劳模经验,实现技术革新、技术攻关、节能减排、服务创新等工作,不仅为广大劳模搭建了相互学习,共同进步,共同成长的舞台,而且还带动了更多的人向劳模看齐。”劳模创新工作室负责人、西昌公司副经理聂永军介绍说。
       基于维修工人使用特殊工具的难题和提高工作效率,工作室先后发明了前后轮蹄片弹簧安装专用工具:之前用螺丝刀、杠杆之类工具,安装蹄片弹簧费时费力,现改为套管式杠杆专用工具,两秒钟即可安装完成;差速器转运车:可拆卸,可调高度,省时省力;一种汽车制动鼓安装小推车:充分保证修理人员的人身安全,并且将维修时间从一天缩短至几个小时;公交车水暖装置:靠汽车尾气为车厢加热。2009年12月,这一发明还被长春市评为“创新、创效优秀成果奖”。
       目前这几项发明已在19路、119路、20路、9路、专线、北达公司、保修公司、中兴公司等单位实施。根据修理人员的反映,工具用起来省时,省力,安全、简单、方便。以前2-3人做的工作,现在1个人就能完成,快速,高效率,还能减少开支,节省人力物力。而这些安全、简单、方便的背后是创新工作室人员克服困难,辛苦与智慧的结晶。每一项创新,工作室成员反复研究、反复试验,经过十几次甚至几十次、上百次的实验,才能达到想要的效果。
       为推进服务创新,践行《聂永军工作法》,劳模创新工作室成员们积极开展针对如何化解驾驶员与乘客之间矛盾问题展开讨论,并总结为“真诚,理解,宽容,豁达”。聂永军徒弟李国华和芦宝峰,自己动手在车厢内安装了一个哺乳间,为哺乳妈妈提供了私密的空间。9路驾驶员孟范娟自费在车上安装了线路查询台,及时了解和掌握航空、铁路、客运、公交等实时路况信息,为乘客出行提供方便。他们在工作之余,还一同走入社会,帮助重度残疾、行动不便、外出困难的弱势群体,实现他们的愿望,圆他们心中的梦想。
       集团党委书记助理张国庆介绍说,集团劳模创新工作室从建成至现在,进步很大,不仅发挥着自身的表率和带动作用,而且在技术创新和服务创新方面积极而为,克难攻坚,取得了多项研发成果。希望劳模工作室能够继续创造和申请更多的专利,为集团的发展作出贡献。同时,集团也会给予劳模创新工作室更多的支持和帮助,为劳模工作室加油助力。
       劳模创新工作室经过一年多的努力,不断开展劳模创建工作,打造精品服务,将“数量和质量、形式和内容”作为发展根基,通过劳模工作室的品牌效应,充分发挥劳动模范示范引领和骨干带头作用,为促进公交发展、进步,构建和谐社会做出了积极的贡献。